作品包括:
说明书1份,共53页,约14000字左右
CAD版本本图纸,共9张
摘要
本设计是双管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能承受较高的压力,造价低,管程清洗方便,管子损坏时易于堵管或更换;这种换热器使用于壳侧介质清洁且不宜结垢,并能进行清洗管束,壳程两侧温差不大或者温差较大但壳侧压力不高的场合。
本台换热器主要完成的是甲醇蒸汽、水蒸气-水之间的热量交换,设计压力为管程0.6MPa,壳程0.6MPa,工作温度管程进/出口32/42℃,壳程进出口91.86/86.4℃,设计温度管程60℃,壳程150℃,管程介质为0.4MPa的水,壳程介质主要为0.1MPa的甲醇蒸汽(85%)与水蒸气(15%)的混合物,传热面积为158m2,采用Φ25×2.5×4500的无缝钢管换热,则可计算出446根换热管,DN=800mm的圆筒。本台换热器的管板延长兼做法兰,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因管板上的应力较多,且内外温度有一定的差值,因此,对管板强度的校核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按照弹性支撑假设对管板进行设计和校核的。
关键词: 换热管; 固定管板; 温差应力
目录
第一章换热器综述 1
1.1 换热器的概述 1
1.2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1
1.2.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1
1.2.2 浮头式换热器 2
1.2.3 U形管换热器 2
1.2.4 填料函式换热器 2
1.3 换热器设计方案的原则 3
1.3.1 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 3
1.3.2 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3
1.3.3 保证安全生产 3
1.4 换热器管结垢及除垢 3
1.4.1 手工或机械方法 4
1.4.2 冲洗法 4
1.4.3 化学除垢 4
1.5 换热器泄漏后如何进行试漏检查及堵管 4
1.5.1 试漏检查 4
1.5.2堵管 4
1.6 换热器腐蚀的主要部位及腐蚀原因 5
1.6.1 换热器腐蚀的主要部位 5
1.6.2 腐蚀原因如下 5
1.7 换热器的发展前景 5
第二章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7
2.1 原始数据 7
2.2 定性温度及确定其物性参数 7
2.3 传热量与水流量计算 8
2.4 有效平均温差计算 9
2.5 管程换热系数计算 10
2.6 结构的初步设计 11
2.7 壳程换热系数计算 11
2.8 传热系数计算 13
2.9 管壁温度计算 13
2.10 管程压力降计算 14
2.11 壳程压力降计算 15
第三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17
3.1 换热管材料及规格的选择和根数的确定 17
3.2 布管方式的选择 17
3.3 筒体内径的确定 18
3.4 筒体壁厚的确定 18
3.5 管箱短节壁厚的计算 19
3.6 筒体水压试验 20
3.7 封头厚度的确定 20
3.8 管箱水压试验 20
3.9 容器法兰的选择 21
3.10 管板尺寸的确定及强度计算 21
3.11 是否安装膨胀节的判定 33
3.12 防冲板尺寸的确定 33
3.13 折流板尺寸的确定 34
3.14 各管孔接管及其法兰的选择 34
3.15 开孔补强计算 38
3.16 鞍座 择及应力校核 41
总结 44
参考文献 45
致 谢 46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