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包括:
WORD版本说明书1份,共161页,约77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5张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云盖山二矿0.9 Mt/a新井设计。云盖山煤矿二矿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磨街乡境内,隶属云煤二矿隶属于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交通便利。井田倾向长约2.05km,走向宽约3.4km,面积6.97km2。井田走向方向的最大长度为3.42km,最小长度为1.84 km,平均水平长度为3.4 km,井田倾向方向的水平最大长度为2.14km,水平最小长度为1.91km,。井田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井田工业储量为9416.25万t,矿井可采储量6208.10万t。矿井服务年限为53.06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预计正常涌水量为75 m3/h,最大涌水量为135 m3/h。矿井瓦斯涌出量较低,为低瓦斯矿井。
井田为立井双水平开拓。矿井主要可开采煤层为二1煤层。运输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输煤炭,轨道大巷采用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5t固定箱式矿车运输矸石和材料等。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一般部分共包括10章: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井田境界和储量;
3.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4.井田开拓;
5.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6.采煤方法
7.井下运输;
8.矿井提升;
9.矿井通风及安全;
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部分题目是承压水上安全开采技术。
翻译部分主要内容为采场底板岩层应力的分析模型及应用,英文题目为:Analytical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stress distribution on mining coal floor。
目 录
一般部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 矿井概述 1
1.1.1矿区位置及矿区地形 1
1.1.2 交通条件 1
1.1.3 矿区气候 2
1.1.4矿区水文情况 2
1.2 井田地质特征 2
1.2.1井田勘探程度 2
1.2.2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3
1.2.3地层概况 3
1.2.4井田地质构造 3
1.2.5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5
1.3煤层特征 11
1.3.1可采煤层特征 12
1.3.2煤的特征 13
1.3.3煤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 14
1.3.4煤的可选性 15
1.3.5瓦斯 16
1.3.6煤尘 16
1.3.7煤的自燃 16
2井田境界和储量 17
2.1 井田境界 17
2.1.1井田范围 17
2.1.2 开采界限 17
2.1.3井田尺寸 17
2.2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 18
2.2.1储量计算基础 18
2.2.2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 18
2.3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20
2.4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20
2.5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22
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3
3.1矿井工作制度 23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3
4 井田开拓 25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5
4.1.1井筒的形式、位置 25
4.1.2工业广场位置、形状的确定 27
4.1.3 开采水平的确定及采区划分 27
4.1.4方案比较 27
4.2 矿井基本巷道 38
4.2.1井筒 38
4.2.2井底车场 39
4.2.3主要开拓巷道 40
5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47
5.1煤层地质特征 47
5.1.1煤层的埋藏条件 47
5.1.2采区煤层特征 47
5.1.3地质构造 47
5.1.4 顶底板特性 47
5.1.5水文地质 48
5.1.6煤尘的爆炸性和自燃发火危险性 48
5.1.7 地表情况 48
5.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8
5.2.1 采煤方法及工作面确定 48
5.2.2首采区布置及区段数目 48
5.2.3煤柱尺寸的确定 49
5.2.4工作面接替顺序 50
5.2.5 采区生 产系统 50
5.2.6采区巷道尺寸、支护购方式、掘进 51
5.2.7采区巷道尺寸、支护方式、掘进 53
5.3 采区车场及主要硐室布置 54
5.3.1采区煤仓 54
5.3.2 采区变电所 55
5.3.3 采区绞车房 55
5.3.4 采区车场选型 56
6 采煤方法 58
6.1 采煤工艺的确定 58
6.1.1采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 58
6.1.2确定采煤工艺方式 59
6.1.3工作面推进方向 61
6.1.4 工作面设备选型 61
6.1.5回采工作面的控顶设计 64
6.1.6 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 65
6.1.7 采煤工艺 66
6.1.8工作面顶板管理 67
6.1.9各工艺流程注意事项 69
6.1.10回采工作面吨煤成本 71
6.1.11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 73
6.2 回采巷道布置 75
一、 工作面巷道布置与煤柱留设 75
二、 工作面巷道断面特征和支护方式 75
7井下运输 77
7.1 概述 77
7.1.1运输概述 77
7.1.2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数据 77
7.1.3运输设计主要原则 77
7.1.4运输系统及巷道 77
7.2主要运输方式的确定与设备选择 78
7.3辅运方式的确定与设备选择 79
7.3.1采区上山设备选择 79
7.3.2大巷运输方式的选择 82
7.3.3运输设备的选型 82
7.3.4确定车组中的矿车数 82
7.3.5按牵引电机温升条件计算 83
7.3.6按制动条件计算 83
7.3.7电机车台数计算 84
8 矿井提升 85
8.1 概述 85
8.2 主副井提升 85
8.2.1主井提升设备选型 85
8.2.2副井提升设备选型 87
9 矿井通风与安全 90
9.1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90
9.1.1矿井概况 90
9.1.2选择矿井通风系统原则 90
9.1.3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的确定 91
9.1.4确定矿井的通风方式及方案比较 91
9.1.5采区通风 94
9.1.6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 95
9.1.7工作面通风类型的确定 95
9.2 风量计算 97
9.2.1回采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97
9.2.2 备用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98
9.2.3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98
9.2.4 各种硐室需风量 99
9.2.5其它巷道所需风量∑Qd 99
9.2.6 矿井总风量计算 100
9.2.7 矿井风量分配 100
9.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02
9.3.1 确定最大阻力路线 102
9.3.2 全矿井巷道阻力 102
9.3.3确定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 103
9.3.4矿井最大阻力路线 103
9.3.5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03
9.3.6全矿总风阻和等积孔 109
9.4 矿井通风设备选择 110
9.4.1 矿井自然风压 110
9.4.2主要通风机选型 110
9.4.3电动机选型 113
9.4.4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配置及要求 114
9.4.5反风、风峒的要求 114
9.5 矿井灾害的防治措施 114
1)井下防尘 114
2)瓦斯的预防 115
3)火灾的预防 115
4)水灾的预防 115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16
参考文献: 117
专题部分 119
1前言: 119
2.底板承压水层及其突水原因机理 119
2.1底板承压水突水类型 119
2.2 底板突水原因分析 120
2.3 影响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 123
2.4 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及原因 125
3 煤层承压水层上安全开采主要技术及方案 125
3.1深陷强排方案 126
3.2外截内徘方案 126
3.3带压开采方案 126
4 总结 129
参考文献: 130
翻译部分 132
英文原文: 132
中文译文: 140
致 谢 148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