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包括:
Word版说明书1份,170页,约80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5张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三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平煤集团十矿1.80Mt/a新井设计,平煤集团十矿井田位于平顶山市东北部,行政区划平顶山市卫东区。区内地势较为坎坷,井田东西走向长度4.1千米,南北倾斜方向长6.58千米。面积为27.04平方千米。井田可采煤层自上而下为戊10和己15。厚度分别为5.5米,1.8米,戊10与己15煤层相距 70
米。煤层倾角平均为9度。井田可采储量为141.4Mt,新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1.80Mt/a,服务年限为56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0m3/h,最大涌水量为400m3/h。本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戊10煤层为12.11m³/d•t。
井田设计采用立井两水平开采,第一水平标高为-230 m,第二水平标高为-580m,主井装备箕斗,副井装备罐笼。主运输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电机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一般部分共分十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和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题目:
平煤十矿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
英文题目为:
Influence of Tremors Induced By Mining on the Liberation of Methane in to Workings
翻译部分主要内容:
采动对工作面内瓦斯释放的影响
关键词:长壁开采 ;新井设计 ;大采高 ;通风 ;支护技术
目 录
一般部分 1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矿区概述 1
1.1.1矿井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概述 1
1.1.2矿区气候条件 2
1.1.3 矿区水文及地震情况 2
1.1.4 矿区水源、电源、通信及供应 2
1.2井田地质特征 3
1.2.1 井田地形地势以及井田的勘探程度 3
1.2.2井田煤系地层概述 3
1.2.3井田地质构造及断层特征 5
1.2.4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7
1.2.5矿井涌水量 9
1.3 煤层特征 9
1.3.1可采煤层特征 9
1.3.2煤层围岩性质 10
1.3.3煤层的特征 10
1.3.4煤层瓦斯及煤尘情况 11
1.3.5地温和地压 11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3
2.1 井田境界 13
2.1.1井田境界确定 13
2.1.2井田开采界限及面积 13
2.2储量计算 14
2.2.1井田钻孔及勘探情况 14
2.2.2煤层可采厚度 14
2.2.3储量计算基础 14
2.2.4矿井地质资源量 15
2.2.5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15
2.2.6矿井设计资源/储 16
2.2.7矿井的可采储量 17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3.1矿井工作制度 19
3.2设计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9
3.2.1确定依据 19
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19
3.2.3矿井的服务年限 19
3.2.4确定矿井服务年限 20
3.2.5井型校核 21
4 井田开拓 23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3
4.1.1井筒形式,数目及位置 23
4.1.2工业广场位置、形状及面积 26
4.1.3阶段划分和开采水平设置 26
4.1.4主要开拓巷道及井底车场 27
4.1.5确定开拓方案 28
4.2矿井基本巷道 34
4.2.1井筒 34
4.2.2 井底车场及硐室 38
4.2.3 巷道支护 46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47
5.1煤层地质特征 47
5.1.1采区煤层埋藏条件 47
5.2采区煤层的特征 47
5.1.3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 48
5.1.4煤层瓦斯及煤尘情况 48
5.1.5地表情况 49
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9
5.2.1 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 49
5.2.2带区巷道布置 50
5.2.3带区生产系统 50
5.2.4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 51
5.2.5确定带区各种巷道的尺寸、支护方式 51
5.3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 51
5.3.1带区生产能力 51
5.3.2带区采出率 53
5.4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53
5.4.1带区车场设计 53
5.4.2带区车场的形式和线路布置 53
5.4.3带区主要硐室布置 54
6 采煤方法 56
6.1采煤工艺方式 56
6.1.1采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 56
6.1.2采煤方法确定 56
6.1.3确定采煤工艺方式 56
6.1.4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推进方向、推进度 57
6.1.5回采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 58
6.1.6回采工艺 59
6.1.7 工作面运煤机械选择 61
6.1.8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 63
6.1.9 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 65
6.2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 66
6.2.1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 68
6.2.2劳动组织形式 69
6.3工作面经济与技术指标 71
6.3.1 回采工作面吨煤成本(C)的计算 71
6.3.2 工作面经济与技术指标 73
6.3.3回采巷道参数 74
7 井下运输 76
7.1概述 76
7.1.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 76
7.1.2煤层及煤质 76
7.1.3运输距离和货载量 76
7.1.4 矿井运输系统 76
7.2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77
7.2.1设备选型原则: 77
7.2.2 带区运输设备选型及能力验算 77
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78
7.3.1胶带回风大巷设备选择 78
7.3.2带区辅助运输设备选择 78
7.3.3轨道大巷(辅助)运输设备选择 81
8 矿井提升 83
8.1概述 83
8.2主副井提升 83
8.2.1主井提升 83
8.2.2副井提升 86
9 矿井通风与安全 88
9.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88
9.1.1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88
9.1.2矿井概述 88
9.1.3 矿井通风系统和通风方式的选择 88
9.2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90
9.2.1工作面通风 90
9.2.2通风构筑物 91
9.3矿井风量计算 92
9.3.1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92
9.3.2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98
9.3.3矿井通风时期和困难时期的确定 99
9.3.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97
9.3.5矿井通风总阻力 99
9.3.6 两个时期的矿井总风阻和总等积孔 99
9.4通风机选型 100
9.4.1选择主要通风机 100
9.4.2电动机选型 103
9.4.3对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要求 104
9.5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105
9.5.1预防瓦斯事故 105
9.5.2预防火灾事故 106
9.5.3矿井水防治 107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08
专题部分 116
平煤十矿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 117
参考文献 136
翻译部分 138
致 谢 156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