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包括:
WORD版设计说明书1份,共82页,约34000字
任务书一份
CAD版本图纸,共8张
摘要
本设计为综合业务办公楼设计,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000m2左右,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采用横向框架承重体系。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其中结构设计是设计的重点,结构设计时,在确定框架结构平面布置之后,选取了一榀框架进行计算。首先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尺寸,计算线刚度,接着计算重力荷载,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自震周期,计算恒、活荷载作用下梁、柱的内力,再进行框架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最后进行了楼梯、楼板和基础的设计。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
[关键词] 办公楼设计 框架结构 内力计算 内力组合 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
目 录
摘要 1
1.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4
1.1工程概况 4
1.2设计原始资料 5
2.建筑设计 5
2.1 总平面设计 5
2.1.1总平面布置与各类用房关系 5
2.1.2建筑物的布局和间距要求 5
2.1.3总平面设计 6
2.2 办公楼的分类 6
2.2.2根据办公楼使用性质分类 7
2.3平面设计 7
2.3.1确定平面形状 7
2.3.2办公楼的组成部分 8
2.3.3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8
2.3.4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12
2.2.6各房间之间的组合 16
2.3.7平面组合方式 17
2.4剖面设计 18
2.4.1.剖面形式 18
2.4.2层高、标高 19
2.5立面设计 19
2.6构造设计 20
2.6.1屋面设计 20
2.6.2地面设计 21
2.6.3散水设计 21
2.6.4外墙及内墙设计 22
3.结构设计 22
3.1结构设计原始资料 22
3.2结构选型说明 23
3.2.1设计依据 23
3.3构件布置 23
3.3.1柱网和层高 23
3.3.2楼板施工方案 24
3.3.3框架承重方案 24
3.4构件尺寸(梁、柱、板等)的初步拟定 25
3.4.1现浇板厚度估算 25
3.4.2梁的选择 25
3.4.3柱的截面选择 25
3.5基础造型 26
3.6材料选用 26
3.6.1混凝土 26
3.6.2钢筋 26
3.6.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6
3.6.4结构设计等级 26
3.6.5荷载及荷载分项系数取值 26
4.结构计算 27
4.1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27
4.1.1结构布置 27
4.1.2计算简图 28
4.2重力荷载计算 28
4.2.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 28
4.2.2屋面和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 29
4.2.3 梁、柱重力荷载标准值 29
4.2.4墙、门、窗重力荷载计算 30
4.2.5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30
4.3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32
4.3.1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32
4.3.2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34
4.4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35
4.4.1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35
4.4.2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35
4.4.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37
4.4.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37
4.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39
4.5.1 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39
4.5.2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47
4.6 截面设计 56
4.6.1 框架梁 56
4.6.2框架柱 62
4.6.3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65
4.8楼梯设计 68
4.8.1梯段板的计算 68
4.8.2平台板计算 69
4.8.3平台梁计算 70
4.9 基础设计 71
4.9.1基础尺寸的确定 71
4.9.2基底净反力pn和肋梁线荷载的确定 72
4.9.3基础梁内力计算 73
4.9.4截面设计 74
5参考文献 78
6致谢 80
1.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1.1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某学校办公大楼,设计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本建筑主体六层,它是该学校学校的主体建筑,承担着学校的教育、行政、文化及交流任务,建筑面积4000㎡,各层房间设置见表
1.1;建筑用地范围示意图见图1.1。表1.1 各层房间设置及面积
1.2设计原始资料
(1)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60C,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为300C。
(2)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楼梯间、大厅为160C,其他均为180C。
(3)全年主导风向:东北;平均风速:冬季为1.9 ,夏季为2.2 ;基本风压为0.35 。
(4)全年降雨量634 ;日最大降雨量92 ;一小时最大降雨量56 。
(5) 最大积雪厚度220 ;基本雪压为0.25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45 。
(6)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近震;Ⅱ类场地土。
(7)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为第四纪黄土,其垂直和水平分布较稳定,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质。
地下水埋藏深度12.6 ,属潜水类型,对建筑物基础无影响。根据土的天然空隙比,地基土属中等压缩性、可塑。主要持力层为黄土状亚粘土,承载力为150 。
(8)室内地坪高 ,相当于绝对标高414.450 。
(9)本工程由省建某公司某工程队承建,该施工队技术力量雄厚,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机械设备齐全;建筑材料以及各种预制构件均由承建公司负责组织供应。
2.建筑设计
2.1 总平面设计
2.1.1总平面布置与各类用房关系
(1)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环境和绿化设计。办公楼建筑的主体部分宜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
(2)建筑基地内应设停车场(库),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
(3)办公区域内不宜建造职工住宅,若用地毗邻,应予分隔和分设独立出入口。
(4)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公寓楼、旅馆楼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楼,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安排好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的关系,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5)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汽车库、自行车棚、设备机房(水、暖、电气和空调)等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2.1.2建筑物的布局和间距要求
建筑物的布局和间距应综合考虑防火、日照、防噪、卫生等要求,具体见下。
(1)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满足防火要求。
(2)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符合当地规划部分制定的日照间距;对住宅建筑,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日照标准和当地规划部分的要求。
(3)地震地区的建筑间距,一般应为两侧建筑主体部分平均高度的1.5倍[1]。
(4)建筑布局应有利于在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并防止冬季寒冷地区和多沙暴地区风寒的侵袭。高层建筑的布局,应避免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1]。
(5)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及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1]。
(6)建筑物的间距还应满足安全防护、卫生、防爆等方面的要求。
2.1.3总平面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建筑用地范围示意图1.1,可以看出该建筑物的西边是一人行道,南边是一条主干道,北边和东边分别是学校的教学楼和图书馆。根据办公楼的特点及场地条件,选择矩形平面形式。将主要的出入口放在主干道一边,以缩短人流出入的滞留时间;防止外部车流的导入;避免车行系统与人行系统的交叉重叠,以防人车混杂,互相干扰,同时也方便寻找。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