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龙图网在线图文分享平台-CAD图纸,设计说明书,工业设计3D模型,三维软件下载!   客服QQ:2363701252
热搜:

工艺夹具 模具设计 数控编程 土木工程 3D模型

X095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范各庄矿2.4Mta新井设计 下载积分:50 资料编号: X095

1.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
2.填写金额:50 
3.添加备注,填写资料编号:
资料编号: X095
4.支付成功后,请发资料编号到邮箱:jxsj168@qq.com
会有专人在15分钟内把资料发到您邮箱
备注:如果付款忘记填写资料编号,则发邮件时附带您的交易明细截图即可。
请耐心等待,如超过30分钟还没收到,请联系客服QQ:2363701252
点击分享:

作品描述

作品包括:

设计说明书1份,共163页,约84000字左右

CAD版本图纸,共5张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共包括10章: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量;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运输;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一般部分为开滦范各庄矿2.4Mt/a新井设计。开滦范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交通便利。井田走向(南北)长约6.87km,倾向(东西)长约3.62km,井田总面积为20.79km2。主采煤层为11号煤、12号煤,平均倾角为12°,煤层平均总厚为10.39m。井田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井田工业储量为313Mt,矿井可采储量216Mt。矿井服务年限为69.5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49m3/h,最大涌水量为563m3/h。矿井瓦斯涌出量较低,为低瓦斯矿井。

井田划分为三水平,第一水平标高为-350m,第二水平标高为-550m,第三水平标高为-800m,双立井开拓,主井装备箕斗,副井装备罐笼。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1.5t厢式矿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专题部分题目为:煤矿瓦斯事故预防技术研究。

翻译部分题目为:Optimization of soft rock engineering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oalhttp://www.sciencedirect.com/ - hit1 mining

关键词: 新井设计; 井田开拓; 采煤方法; 锚杆支护

目    录

一般设计部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3

1.1矿区概述 3

1.1.1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 3

1.1.2地形地貌 3

1.1.3河流水系 3

1.1.4矿区的气候条件 3

1.1.5水源、电源 3

1.1.6工农业生产和原料 3

1.2井田地质特征 3

1.2.1煤系地层概述、勘探程度 3

1.2.2井田地质构造 3

1.2.3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3

1.2.4地温 3

1.3煤层及煤质 3

1.3.1煤层特征 3

1.3.2可采煤层特征 3

1.3.3煤层围岩性质 3

1.3.4煤的特征 3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3

2.1井田境界 3

2.1.1井田边界 3

2.1.2井田范围 3

2.2矿井储量 3

2.2.1钻探工程量 3

2.2.2工业储量计算 3

2.3矿井可采储量 3

2.3.1煤柱的留设 3

2.3.2可采储量计算 3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

3.1矿井工作制度 3

3.1.1矿井工作制度的确定 3

3.1.2矿井每昼夜净提升小时数的确定 3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

3.2.1确定依据 3

3.2.2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3

3.2.3矿井及第一水平服务年限的核算 3

4 井田开拓 3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3

4.1.1井筒形式及数目的确定 3

4.1.2井筒位置的确定 3

4.1.3工业场地位置、形式和面积 3

4.1.4开采水平的确定 3

4.2矿井基本巷道 3

4.2.1井筒 3

4.2.2井底车场 3

4.3主要开拓巷道 3

4.3.1主要开拓巷道 3

4.3.2巷道的支护方式 3

5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3

5.1煤层的地质特征 3

5.1.1煤层埋藏条件 3

5.1.2煤质与地质情况 3

5.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

5.2.1采区数目及位置 3

5.2.2采区走向长度的确定 3

5.2.3煤柱尺寸的确定 3

5.2.4采区上山布置 3

5.2.5区段平巷的布置 3

5.2.6采区内工作面的接替顺序 3

5.2.7采区生产系统 3

5.2.8巷道掘进 3

5.2.9采区生产能力 3

5.2.10采区采出率 3

5.3采区车场选型 3

5.3.1采区上部车场选型 3

5.3.2采区中部车场选型 3

5.3.3采区下部车场选型 3

5.3.4采区主要硐室 3

6 采煤方法 3

6.1采煤工艺方式 3

6.1.1采煤工艺的确定 3

6.1.2机械化程度 3

6.1.3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工作面推进方向和推进度 3

6.1.4采煤工艺及设备 3

6.1.5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 3

6.1.6采煤工艺 3

6.1.7各工艺过程安全注意事项 3

6.1.8工作面劳动组织和作业循环图表 3

6.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6.2回采巷道布置 3

6.2.1确定回采巷道布置形式 3

6.2.2回采巷道支护 3

7 井下运输 3

7.1概述 3

7.1.1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3

7.1.2井下运输系统 3

7.2采区运输设备选择 3

7.2.1设备选型原则: 3

7.2.2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验算 3

7.3采区绞车的运输能力验算 3

7.3.1绞车运输能力验算 3

7.4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3

7.5  辅助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3

8 矿井提升 3

8.1概述 3

8.2主副井提升 3

9 矿井通风及安全 3

9.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3

9.1.1矿井概况 3

9.1.2选择矿井通风系统原则 3

9.1.3确定矿井的通风方式 3

9.1.4通风方法的确定 3

9.1.5 采区通风 3

9.1.6工作面通风系统 3

9.1.7矿井通风网络 3

9.1.8通风系统立体图与网络图 3

9.2矿井风量计算 3

9.2.1回采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3

9.2.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3

9.2.3硐室需风量 3

9.2.4其它巷道所需风量∑Qd 3

9.2.5矿井总风量及其分配 3

9.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3

9.3.1矿井通风阻力 3

9.3.2矿井总风阻、等级孔计算 3

9.4矿井主要通风机选型 3

9.4.1矿井自然风压 3

9.4.2主要通风机选型 3

9.4.3电动机选型 3

9.4.4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配置及要求 3

9.5防止特殊灾害时期的安全措施 3

9.5.1瓦斯管理措施 3

9.5.2煤尘的防治 3

9.5.3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3

9.5.4预防井下水灾的措施 3

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3


专题设计部分

煤矿瓦斯事故预防技术研究 3

摘  要 3

1绪论 3

1.1引言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国外研究现状 3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3目前存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3

1.3.1矿井瓦斯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3.2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3

2矿井概况及矿井瓦斯基础参数测定 3

2.1矿井概况 3

2.2矿井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与分析. 3

2.2.1矿井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工作 3

2.2.2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与计算 3

3矿井采面隅角及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 3

3.1采面隅角瓦斯运移及积聚规律研究 3

3.1.1矿井生产区域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3

3.2采面隅角瓦斯抽排抽放技术 3

3.2.1安装抽排瓦斯风机对回风隅角瓦斯进行直接抽排 3

3.2.2利用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抽排回风隅角瓦斯 3

3.3采空区瓦斯抽排抽放技术 3

3.3.1利用尾巷抽排邻近采空区瓦斯 3

3.3.2利用钻孔排放采空区瓦斯技术 3

3.3.3顶板走向抽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 3

3.3.4跨层高位抽放技术 3

4利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治理矿井瓦斯 3

4.1矿井通风系统减阻增风优化技术 3

4.1.1利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技术进行通风优化改造 3

4.1.2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技术的应用 3

4.1.3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的评判指标 3

4.2利用改变采面通风方式治理瓦斯技术 3

4.2.1采用U+L调压通风方式治理采面瓦斯 3

4.2.2型通风方式治理采面瓦斯 3

5矿井瓦斯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与创新 3

5.1.减少瓦斯超限报警的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3

5.1.1瓦斯超限报警原因分析 3

5.1.2减少瓦斯报警的主要技术方法 3

5.1.3减少瓦斯报警的主要技术管理体系模式 3

5.2矿井瓦斯技术管理网络体系建设 3

6主要结论 3

参考文献: 3

翻译部分

英文原文: 3

中文译文 3

致  谢 3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