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包括:
word说明书一份,共141页,约60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6张
前 言
这次毕业设计我们所做的是河北郭一庒矿井设计。
在这次毕业设计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郭一庒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设计资料并结合生产中现场工作的经验,完成了对郭一庒矿矿井的初步设计。并且在这次生产实习中,更加深了我们对今后所从事的工作的了解;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先进的设计思想及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在学校里所学不到的现场工作经验,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毕业设计是我们毕业设计小组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是小组成员经过共同的研讨,反复计算并比较后共同确定的,是我在四年大学学习的结晶。
下腊塘矿矿井设计共包括以下几部分:
1.矿井的水文、地质等基本情况的概述。
2.矿井井田内的可采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的确定。
3.矿井井田的总体开拓的设计,包括水平的划分,井筒位置的确定,经济比较部分,矿井延深方案的确定,采区的划分,井底车场线路计算,硐室布置及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计算等部分。
4.工作面生产机械的参数,工作面生产程序的确定以及采区车场的设计计算等部分。
5.矿井生产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方式的确定及其所用设备额选型计算与相关的硐室布置等。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又没有长时间的生产和工作经验,所以在设计中必定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与同学多多指教,本人感激不尽。
关键词 :地质、井田、储量、矿井年产量、开拓、采煤方法、通风、提升、瓦斯、排水。
目录
前 言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条件 1
第一节 矿井概况 1
1.1.1 交通位置 1
1.1.2 地形、地貌及水系 1
1.1.3 气象及地震 1
1.1.4 邻近煤矿开发状况 2
1.1.5 区内经济概况 2
第二节 地质特征 2
1.2.1地层 2
1.2.2地质构造 5
第3节 煤层特征 6
1.3.1煤层 6
1.3.2煤质及工业用途 11
第4节 开采技术条件 16
第5节 水文地质 17
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26
第1节 井田境界 26
第2节 井田工业储量 26
2.2.1 储量计算方法 26
2.2.2井田工业储量计算 27
第3节 井田可采储量 27
2.3.1井田保护煤柱留设 27
2.3.2井田可采储量计算 31
第3章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31
第1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1
第2节 工作制度 32
第四章 井田开拓 32
第1节 概述 33
4.1.1 地质构造 33
4.1.2 煤层赋存状况 34
4.1.3水文地质情况 34
4.1.4 地形因素 34
4.1.5 综述 35
第2节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 35
4.2.1井筒形式的确定 35
4.2.2工业广场的位置、形状和面积 36
4.2.3 开拓方案比较 37
第2节 井筒位置的确定 46
4.2.1 确定井筒位置 46
4.2.2井筒用途、规格、特征 49
第3节 开采水平的设计 52
4.3.1水平高度的确定 52
4.3.2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 53
第4节 采区划分 54
第5节 井底车场 55
4.5.1 概述 55
4.5.2 井底车场的选择原则 55
4.5.3 井底车场的设计依据 55
4.5.4 井底车场的线路设计 56
4.5.5 轨型、道岔及曲线巷道参数 57
4.5.6 马头门线路的平面布置计算 58
4.5.7 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 59
4.5.8 井底车场各硐室的布置 59
第6节 开拓系统的综述 62
第5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63
第1节 煤层的地质特征 63
5.1.1采区位置 63
5.1.2采区煤层煤层特征 63
5.1.3 开采煤层的瓦斯及煤尘情况 63
5.1.4 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 63
5.1.5 水文地质 63
5.1.6 地质构造 64
5.1.7 地表情况 64
第2节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64
5.2.1 采煤方法的选择 64
5.2.2 回采工艺 64
5.2.3确定工作面长度 66
5.2.4 采煤设备选型 66
5.2.5工作面长度合理性的检验 69
5.2.6支护方式 70
5.2.7 各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71
5.2.8 循环作业方式及各图表 78
第3节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80
5.3.1 概述 80
5.3.2 采区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80
5.3.3 采区巷道布置 81
5.3.4 采区区段划分 82
5.3.5 采区生产系统 82
第4节 采区车场设计及峒室 83
5.4.1 采区变电所 83
5.4.2 采区车场 84
5.4.3 采区煤仓 85
第5节 采区采掘计划 86
5.5.1 采区巷道的断面和支护形式 86
5.5.2 采区巷道的掘进方法和作业方式 86
5.5.3 采区工作面配备及三量管理 86
5.5.4 工作面推进速度、生产能力、盘区回采率 87
第六章 矿井运输与提升 88
第1节 概述 88
第2节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89
第3节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89
6.3.1 煤炭运输方式 89
6.3.2 辅助运输方式 92
第4节 主井提升设备选型计算 93
6.4.1 主井提升原始数据 93
6.4.2 提升容器的确定 93
6.4.3 钢丝绳的选择 93
6.4.4 提升机的选择 95
6.4.5 提升电动机的选择 96
6.4.6 提升机相对井筒的位置 96
6.4.7 提升系统的总变位质量 97
6.4.8 对防滑性能的分析 101
6.4.9 提升机提升能力的验算 101
6.4.10 防滑能力验算 101
第五节 副井提升设备的选择 102
6.5.1 罐笼的选择 102
6.5.2 钢丝绳的选择 102
6.5.3提升机的选择 103
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 103
第1节 矿井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 103
7.1.1 概况 103
7.1.2 选择通风系统的原则 104
7.1.3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104
7.1.4 通风系统概述 105
第2节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106
7.2.1 配风的原则和方法 106
7.2.2 配风的依据 106
7.2.3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计算 106
7.2.4 风量分配 111
第三节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12
7.3.1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 112
7.3.2 矿井最大阻力路线 112
7.3.3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12
7.3.4 矿井通风总阻力 115
7.3.5 两个时期的矿井总风阻和总等积孔 115
第四节 扇风机选型 116
7.4.1 选择风机的基本原则 116
7.4.2 通风机选型设计的基本要求 116
7.4.3 通风机的选型计算 117
第五节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120
7.5.1 预防瓦斯的措施 120
7.5.2 预防粉尘的措施 121
7.5.3 防止井下火灾的措施 121
7.5.4 防水措施 122
7.5.5 顶板管理 123
第八章 矿井排水 123
第一节 概述 123
8.1.1 概况 123
8.1.2 排水系统概述 123
第二节 排水设备选型 124
8.2.1 初选水泵 124
8.2.2 管路的确定 126
8.2.3 管道特性曲线及工况的确定 127
8.2.4 检验计算 129
第三节 水仓及水泵房 130
8.3.1 水仓 130
8.3.2 水泵房 130
第四节 技术经济指标 131
第九章 技术经济指标 132
谢 辞 136
参考文献 137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