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包括:
Word版设计说明书1份,计算书一份
CAD版本图纸,共3张

中文摘要
沙溪口水电站计划建在福建省南平市上游的西溪上,是闽江流域的一个梯级电站,属于河床式水电站。本电站主要组成建筑物有溢流坝、非溢流坝、厂房和船闸。坝体型式为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段布置于河床中部,厂房布置在河床右岸,船闸布置在左岸。
非溢流坝坝顶高程91.5m,上游面坡度为1:0.2,下游面坡度1:0.80,溢流坝堰顶高程77.62m。溢流坝段全长320m,设有16孔溢流孔,每孔净宽取为17.0 m,沿主河槽宣泄绝大部分洪水。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5.50m,设计洪水位为88.00m,校核洪水位为88.50m,死水位为82.00m。电站设计水头为16.44 m,总装机容量为300MW,安装有4台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每台装机容量为7.5MW。水轮机型号均为ZZ560-LH-850,转轮直径为8.5m,水轮机安装高程66.10m,发电机层高程82.00m,取安装场高程与发电机层同高。下游校核洪水位81.00m,主厂房顶高程为103.00 m,厂房总长156.5m,宽77.0m。220kV及110kV开关站布置在尾水平台右侧。
船闸闸室100m×12.5m×2.5m(长×宽×最小水深),位于溢流坝左侧。
沙溪口水电站具备发电,航运,过木等的综合效益,是福建电网的骨干电厂。
关键词
沙溪口水电站、河床式厂房、重力坝、溢流坝、水轮机、发电机、抗滑稳定性、扬压力、轴流式水轮机、发电机层结构设计
目 录
前 言 1
目 录 3
第一章 水文地质情况与枢纽布置 6
1.1 流域概况 6
1.2 水文气象条件 6
1.3 水库地质 9
1.4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轴线选定 9
1.5 建筑材料 12
1.6 综合利用 13
1.7 枢纽布置 13
第二章 重力坝挡水坝段设计 14
2.1 剖面设计 15
2.1.1 坝顶高程 15
2.1.2 坝顶宽度 16
2.1.3 廊道的布置 17
2.1.4 剖面形态 17
2.2 坝体稳定分析和应力校核 18
2.2.1 设计蓄水位时(一台机组满发) 18
2.2.2 设计洪水位时 20
2.2.3 校核洪水位时 23
第三章 重力坝溢流坝段设计 26
3.1 溢流坝段孔口尺寸拟定 26
3.2 溢流坝段剖面设计 27
3.2.1 堰顶高程 27
3.2.2 堰面曲线 28
3.2.3 上游曲线 28
3.2.4 反弧段半径的确定 28
3.3 坝体稳定分析和应力校核 28
3.3.1 设计蓄水位时(一台机组满发) 29
3.3.2 设计洪水位时 31
3.3.3 校核洪水位时 34
第四章 消能建筑物设计 37
4.1 戽角 37
4.2 反弧半径 38
4.3 戽底高程和戽池长度 38
4.4 戽坎高度 38
4.5 尾坎 38
第五章 水电站建筑物设计 39
5.1 特征水头的选择 39
5.2 水电站水轮机组的选型 42
5.2.1 ZZ460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42
5.2.2 ZZ560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45
5.2.3 HL310型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49
5.3 蜗壳和尾水管的计算 53
5.4 发电机的选择与尺寸估算 55
5.4.1 水轮机发电机主要尺寸估算 55
5.4.2 发电机外形平面尺寸估算 56
5.4.3 发电机外形轴向尺寸计算 57
5.4.4 发电机重量估算 57
5.4.5 水轮机重量估算 58
5.4.6 变压器选择及布置 58
5.5 调速器与油压装置的选择 58
5.5.1 调速功计算 59
5.5.2 接力器的选择 59
5.5.3 调速器的选择 60
5.5.4 油压装置 61
5.6 厂房起吊设备的选择 61
5.7 主厂房各层高程及长宽尺寸的确定 62
5.7.1 水轮机组安装高程 62
5.7.2 尾水管地板高程和厂房基础开挖高程 63
5.7.3 水轮机层地面高程 63
5.7.4 发电机楼板高程和安装场高程 63
5.7.5 吊车梁轨顶高程 64
5.7.6 屋顶面高程 64
5.7.7 厂房总高 64
5.7.8 主厂房平面尺寸的设计 64
5.8 水电站副厂房布置 65
5.8.1 位置的确定 65
5.8.2 高程及平面尺寸的确定 65
5.9 水电站厂房的稳定计算 68
5.9.1 正常水位运行工况 68
5.9.1 校核洪水运行工况 71
5.9.2 机组大修工况 72
第六章 专题——发电机层楼板结构设计及计算 73
6.1 设计资料 73
6.2 设计依据 74
6.4.1 梁格布置 75
6.4.2 各构件截面尺寸初估 76
6.4 板的计算 77
6.4.1 荷载计算 77
6.4.2 S1区楼板计算 78
6.4.3 S3区楼板计算 81
6.4.4 S4区楼板计算 83
6.4.5 S6区楼板计算 84
6.4.6 双向板另一方向计算 86
6.4.7 S2、S5、S7区楼板配筋 87
6.5 非框架梁的计算 87
6.5.1 L1梁计算 87
6.5.2 L4梁计算 90
6.5.3 L5梁计算 92
6.5.4 L8次梁计算 95
6.5.5 其余非框架梁配筋 97
6.5.6 非框架梁裂缝宽度验算 97
6.5.7 非框架梁挠度验算 98
6.6 框架梁的计算 99
6.6.1 KL1梁计算 99
6.6.2 KL2梁计算 104
6.6.4 KL6次梁计算 109
6.6.5 其余框架梁配筋 111
6.6.6 框架梁裂缝宽度验算 111
6.6.7 框架梁挠度验算 112
6.8 构造配筋设计 113
6.8.1 分布钢筋 113
6.8.2 箍筋 113
6.8.3 腰筋及拉筋 114
6.8.4 钢筋支座锚固长度 114
6.8.5 分离式配筋 114
6.8.6 板与主梁及风罩间附加钢筋 114
6.8.7 小次梁配筋 115
6.8.8 主次梁间附加钢筋 115
结 语 117
计算书一份目录
第一章 枢纽布置 3
第二章 重力坝挡水坝段设计 4
2.1 剖面设计 4
2.1.1 坝顶高程 5
2.1.2 坝顶宽度 6
2.1.3 廊道的布置 6
2.1.4 剖面形态 6
2.2 坝体稳定分析和应力校核 7
2.2.1 设计蓄水位时(一台机组满发) 7
2.2.2 设计洪水位时 10
2.2.3 校核洪水位时 13
第三章 重力坝溢流坝段设计 15
3.1 溢流坝段空口尺寸拟定 15
3.2 溢流坝段剖面设计 16
3.2.1 堰顶高程 16
3.2.2 堰面曲线 17
3.2.3 上游曲线 17
3.2.4 反弧段半径的确定 17
3.3 坝体稳定分析和应力校核 17
3.3.1 设计蓄水位时(一台机组满发) 18
3.3.2 设计洪水位时 20
3.3.3 校核洪水位时 23
第四章 消能建筑物设计 26
4.1 戽角 26
4.2 反弧半径 26
4.3 戽底高程和戽池长度 27
4.4 戽坎高度 27
4.5 尾坎 27
第五章 水电站建筑物设计 27
5.1 特征水头的选择 27
5.2 水电站水轮机组的选型 30
5.2.1 ZZ460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31
5.2.2 ZZ560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33
5.2.3 HL310型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37
5.3 蜗壳和尾水管的计算 41
5.4 发电机的选择与尺寸估算 43
5.4.1 水轮机发电机主要尺寸估算 43
5.4.2 发电机外形平面尺寸估算 44
5.4.3 发电机外形轴向尺寸计算 45
5.4.4 发电机重量估算 45
5.4.5 水轮机重量估算 46
5.4.6 变压器选择及布置 46
5.5 调速器与油压装置的选择 46
5.5.1 调速功计算 47
5.5.2 接力器的选择 47
5.5.3 调速器的选择 48
5.5.4 油压装置 49
5.6 厂房起吊设备的选择 49
5.7 主厂房各层高程及长宽尺寸的确定 50
5.7.1 水轮机组安装高程 50
5.7.2 尾水管地板高程和厂房基础开挖高程 51
5.7.3 水轮机层地面高程 51
5.7.4 发电机楼板高程和安装场高程 51
5.7.5 吊车梁轨顶高程 52
5.7.6 屋顶面高程 52
5.7.7 厂房总高 52
5.7.8 主厂房平面尺寸的设计 52
5.8 水电站副厂房布置 53
5.8.1 位置的确定 53
5.8.2 高程及平面尺寸的确定 53
5.9.2 拦污系统设计 54
5.9 水电站厂房的稳定计算 56
5.9.1 正常水位运行工况 56
5.9.1 校核洪水运行工况 58
5.9.2 机组大修工况 59
第六章 专题——发电机层楼板结构设计及计算 61
6.1 设计资料 61
6.2 设计依据 61
6.4.1 梁格布置 62
6.4.2 各构件截面尺寸初估 63
6.4 板的计算 64
6.4.1 荷载计算 64
6.4.2 S1区楼板计算 65
6.4.3 S3区楼板计算 68
6.4.4 S4区楼板计算 70
6.4.5 S6区楼板计算 71
6.4.6 双向板另一方向计算 73
6.4.7 S2、S5、S7区楼板配筋 74
6.5 非框架梁的计算 74
6.5.1 L1梁计算 74
6.5.2 L4梁计算 77
6.5.3 L5梁计算 79
6.5.4 L8次梁计算 82
6.5.5 其余非框架梁配筋 84
6.5.6 非框架梁裂缝宽度验算 84
6.5.7 非框架梁挠度验算 85
6.6 框架梁的计算 86
6.6.1 KL1梁计算 86
6.6.2 KL2梁计算 91
6.6.4 KL6次梁计算 96
6.6.5 其余框架梁配筋 98
6.6.6 框架梁裂缝宽度验算 98
6.6.7 框架梁挠度验算 99
6.8 构造配筋设计 100
6.8.1 分布钢筋 100
6.8.2 箍筋 100
6.8.3 腰筋及拉筋 101
6.8.4 钢筋支座锚固长度 101
6.8.5 分离式配筋 101
6.8.6 板与主梁及风罩间附加钢筋 101
6.8.7 小次梁配筋 102
6.8.8 主次梁间附加钢筋 102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