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包括:
Word版设计说明书1份,共67页,约25000字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CAD版本图纸,共4张
摘 要
本设计是根据唐山地区条件设计的一个年产430万吨的高炉炼铁车间。整个车间的平面布置采用半岛式平面布置。
设计的高炉有效容积是2950.46立方米。其中高炉的炉衬采用的是均衡炉衬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冶炼条件砌筑不同的砖。上部采用的砖型有高铝砖,下部采用的是全碳砖炉底。冷却方式:炉身部分采用板壁结合的方式;炉腰部分采用凸台冷却壁;炉缸和炉底采用光面冷却壁和水冷炉底结构。
设计的热风炉采用传统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蓄热室和燃烧室在同一炉壳内,中间用隔热墙隔开;采用眼睛型燃烧室。这部分同时包括热风炉各种设备和阀门的选取计算。
上料系统采用的皮带机连续上料,同时增加了皮带的速度和宽度,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炉顶装料设备采用串罐式无料钟炉顶装料。喷吹系统增加了煤的数量,采用了单管路串罐式直接喷吹。煤气处理设备采用的是湿法除尘设备。
所涉及的计算有高炉和热风炉尺寸的计算、高炉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以及热风炉风机的选择等。
关键词:高炉;热风炉;湿法除尘;风机;无钟炉顶
目 录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引 言 1
1 绪 论 2
1.1 概述 2
1.2 高炉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
1.3 高炉冶炼现状及其发展 3
1.4 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5
2 高炉车间设计 6
2.1 厂址的选择 6
2.2 高炉炼铁车间平面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7
2.3 车间平面布置形式 7
3 高炉本体设计 8
3.1 高炉数目及总容积的确定 8
3.2 炉型设计 9
3.3 参数 12
3.4 炉衬设计及高炉基础 12
3.4.1 高炉炉基的形状及材质 12
3.4.2高炉炉底和各段炉衬的选择、设计和砌筑 13
3.5高炉冷却及钢结构 15
3.5.1炉底冷却型式选择 15
3.5.2高炉各部位冷却设备的选择 15
3.5.3高炉供水量、水压的确定 16
3.5.4风口数目及直径 17
3.5.5铁口 17
3.5.6炉壳及钢结构确定 18
4 原料系统 20
4.1 焦矿槽容积的确定 20
4.1.1 贮矿槽和附矿槽的布置、容积及数目的确定 20
4.1.2 焦矿槽的布置、容积及数目的确定 21
4.2 槽上、槽下设备及参数的确定 21
4.2.1 槽上设备 21
4.2.2 槽下设备及参数选择 21
4.3 皮带上料机能力的确定 22
4.3.1 皮带机选择: 22
4.3.2 为保证胶带安全运行,设计时采取了以下措施: 22
5 送风系统 23
5.1 高炉鼓风机的选择 23
5.1.1高炉入炉风量 23
5.1.2 鼓风机风量 23
5.1.3 高炉鼓风压力 23
5.1.4 鼓风机的选择 24
5.2 热风炉 24
5.2.1 热风炉座数的确定 24
5.2.2 热风炉工艺布置 25
5.2.3 热风炉型式的确定 25
5.2.4 热风炉主要尺寸的计算 25
5.2.5 热风炉设备 27
5.2.6 热风炉管道及阀门 27
6 炉顶设备 30
6.1 炉顶基本结构: 30
6.2 布料方式 30
6.3 基本参数的计算 31
7 煤气处理系统 32
7.1 荒煤气管道 32
7.1.1导出管 32
7.1.2上升管 32
7.1.3下降管 33
7.2 除尘系统的选择和主要设备尺寸的确定 33
7.2.1 粗除尘装置 33
7.2.2 半精细除尘装置 34
7.2.3 精细除尘装置 34
7.2.4 布袋除尘器 34
7.2.5 附属设备 35
8 渣铁处理系统 36
8.1 风口平台及出铁场 36
8.2 炉渣处理设备 36
8.3 铁水处理设备 36
8.3.1 铁水罐车 37
8.3.2 铸铁机 37
8.3.3 铁水炉外脱硫设备 37
8.4 铁沟流咀布置 37
8.4.1 渣铁沟的设计 37
8.4.2 流咀的设计 38
8.5 炉前设备的选择 38
8.5.1 开铁口机 38
8.5.2 堵铁口泥炮 38
8.5.3 堵渣机 38
8.5.4 换风口机 38
8.5.5 炉前吊车 38
9 高炉喷吹煤粉系统 39
9.1 煤粉制备系统 39
9.1.1 煤粉制备工艺 39
9.1.2 煤粉喷吹系统 40
9.2 喷吹工艺流程 41
1原始条件 43
1.1 原燃料条件 43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6
2 工艺计算 48
2.1 配料计算 48
2.1.1原燃料成分的整理 48
2.1.3 原燃料的消耗 50
2.1.4渣量及炉渣成分的计算 51
2.1.5生铁成分的校对 52
2.2 物料平衡 52
2.2.1 风量的计算 52
2.2.2 炉顶煤气成分的计算 53
2.3 热平衡计算 55
2.3.1 热收入的计算 55
2.3.2 热支出的计算 55
2.3.3 热平衡表的编制 57
结 论 58
参考文献 59
谢 辞 60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