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龙图网在线图文分享平台-CAD图纸,设计说明书,工业设计3D模型,三维软件下载!   客服QQ:2363701252
热搜:

工艺夹具 模具设计 数控编程 土木工程 3D模型

Z841-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子秤设计 下载积分:50 资料编号: Z841

1.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
2.填写金额:50 
3.添加备注,填写资料编号:
资料编号: Z841
4.支付成功后,请发资料编号到邮箱:jxsj168@qq.com
会有专人在15分钟内把资料发到您邮箱
备注:如果付款忘记填写资料编号,则发邮件时附带您的交易明细截图即可。
请耐心等待,如超过30分钟还没收到,请联系客服QQ:2363701252
点击分享:

作品描述

作品包括:

Word版说明书1份,共47页,约20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2张

NZAM3)]FF6}7(4SG@KJ7HEA.png

摘  要

称重自古至今向来受到世人所关注,其地位无可比拟,这样就使得称重器具也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一战以后,使用的称量工具主要是杠杆原理制成杠杆称,直到二战以后,电子衡器才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电子衡器的出现,代表衡器领域的一场变革,其大大的提高了称重的精度和速度,减少了各种人为产生的误差。现在,衡器主要用在商业和工业领域,目前的电子衡器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体积大携带不方便,成本高价格高等等。目前的便携秤一种是杠杆秤,一种是弹簧秤,但都已经被国家明令所淘汰

显然,人们需要体积更小,功能更丰富的电子秤。本文就主要介绍了一款智能电子秤,在功能方面对传统电子秤进行增强。传统电子秤,体积大,携带不方便,功能单一,日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的需求。本电子秤具备键盘操作功能,将被称放到秤上以后,可以进行单价输入,去皮,置零等功能。本电子秤还具备无线传输功能,能够将数据上传到云端,云端充当数据库的角色,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就能够从云端提取数据,在通过手机进行转化成图表的操作,这样能够达到指导进货的作用。

智能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电源、传感器、A/D转换芯片、单片机、无线传输部分、键盘、LCD显示屏幕。智能电子秤体积小,测量精确,运输方便,使用方便,称重快捷。它们将高品质的称重功能与价格计算功能相结合,以满足商业的需求,它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系统设计,硬件选型,电路设计,软件设计方面对这款电子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智能电子秤; 称重传感器; A/D转换器; 单片机;软件设计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电子秤的发展进程即未来趋势 1

1.2.1 发展现状 1

1.2.2未来趋势 2

1.3电子秤的主要组成 3

1.3.1 电子秤的基本构成 3

1.3.2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3

1.3.3 电子秤的计量性能 3

1.4 系统设计的方向 4

1.5 本章小结 5

2 系统设计总体的方案 6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6

2.2 本章小结 8

3 系统元器件选型设计 9

3.1 单片机选型设计 9

3.2 传感器选型设计 11

3.2.1 称重传感器的选型原则 11

3.2.2 称重传感器的具体选型 13

3.3 显示器选型设计 13

3.4 A/D转换芯片选型设计 14

3.5 无线传输模块选型设计 15

3.6 本章小结 16

4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7

4.1 电源电路设计 17

4.2 电子秤主控电路设计 17

4.3 系统显示部分电路设计 18

4.4键盘/开关输入电路 19

4.5 A/D电路 21

4.6 无线传输电路 21

4.7 系统超重报警指示电路设计 22

4.8 本章小结 22

5 系统软件设计 23

5.1 系统软件编程环境介绍 23

5.2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23

5.3 系统初始化流程图 23

5.4 传感器检测流程图 24

5.5 系统显示部分流程图 24

5.6 系统按键调整部分流程图 25

5.7 本章小结 26

6 仪器的误差及误差分配 27

6.1 仪器的误差来源 27

6.1.1 称重传感器的误差 27

6.1.2 电子设备的误差 27

6.1.3 机械承重系统的误差 28

6.2 仪器误差分配 28

6.3 仪器误差的计算方法 28

6.4 本章小结 29

7 外壳部分设计 30

7.1 前壳部分 30

7.2 后壳部分 32

7.3 装配图 33

结论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 38

附录1: 38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