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包括:
Word版说明书1份,共33页,约15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6张
设计总说明
本文就陶瓷废水的产生来源及废水处理原理进行了分析 ,对佛山市该行业废水处理常用的固液分离方式进行了处理效果及技术经济比较 ,指出将常用于给水处理工艺的水力循环澄清池应用在陶瓷废水处理工艺中,与其它分离方法相比,不仅占地面积小,效率高,而且易于操作和控制,可实现废水的全部回用,并建议对这种高悬浮物、高浊度水的混凝反应过程进行自动控制以提高水处理的稳定性。
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便是悬浮物(SS) ,因此只要对SS 进行有效削减,其余各污染因子浓度便能随之被控制在排放标准之内,实际上是对含高悬浮物高浊度水的处理。本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聚合氯化铝(PAC)的合成,及对其进行改性,使其对陶瓷废水具有良好絮凝作用。
本设计采用以混凝沉淀为主的综合处理工艺处理陶瓷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具有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易控制、启动运行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针对废水的水质及污染物的特征,在工艺设计及运行控制方面采取的技术改进措施使整体工艺的高教运行成为可能。
关键词 陶瓷废水 固液分离 水力循环澄清池 混凝自控
目 录
1 绪 论 1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2 陶瓷废水工程设计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1
1.3 陶瓷废水的特征 1
1.4 陶瓷废水的产生及处理原理 2
1.5 设计任务 2
1.5.1 水量、水质状况 3
1.5.2 设计依据 3
1.5.3 设计原则 5
2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说明 5
2.1 单元处理工艺技术设计 5
2.2 调节池曝气调节的作用 5
2.3 混凝 6
2.3.1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6
2.3.2 混凝剂的选择原则 6
2.3.3 混合池中加石灰液的原因 7
2.4 陶瓷泥浆的混凝机理 8
3 构筑物设计计算 9
3.1 格栅(bar screen) 9
3.1.1 格栅 9
3.1.2 细格栅计算 10
3.1.3 栅渣量W: 11
3.1.4 格栅间尺寸 12
3.2 集水池 12
3.3 调节池 12
3.4 化学絮凝 13
3.4.1设计说明 14
3.4.2 化学絮凝强化设施计算.........................................14
3.4.3 絮凝剂用量计算 14
3.5 斜板、斜管沉淀 15
3.6 消毒池 16
3.6.1设计说明 16
3.6.2 池体设计计算: 17
3.7 加氯间 18
3.7.1 加药量计算: 18
3.7.2 设备选型 18
3.7.3 加氯间尺寸 19
4 中水回用 20
4.1 回用前提条件 20
4.2中水管网系统 20
4.2.1中水系统分类 20
4.2.2中水管网系统组成 20
4.2.3 回用水管网布置 21
4.2.4 中水的加压设备 22
4.3.1城市污水回用方式 22
4.3.2 建筑污水回用方式 23
4.4 供水方式 23
4.4.1简单的供水方式 23
4.4.2单设屋顶水箱的供水方式 24
4.4.3中水给水方式 24
4.4.4分区供水方式 24
5 总体布置 25
5.1 总平面布置 25
5.1.1总平面布置原则 25
5.1.2总平面布置结果 25
5.2高程布置 25
5.2.1高程布置原则 25
5.2.2高程布置结果 26
6 工程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27
6.1主要构筑物、建筑物及投资概算一览表 27
6.2 各类设备投资概算一览表 28
6.3 总投资概算 29
6.4 效益分析 29
结 论 31
参 考 文 献 32
致 谢 33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