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包括:
Word版说明书1份,共256页,约88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15张
摘要
众所周知,供水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镇对给排水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尽管原水水质变差,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却在不断提高。本设计为华北地区东方市的给水工程设计,包括取水工程、水处理以及输配水工程。经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所提出的三个方案中选定基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水源供水方案。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水质条件,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另外,增设高锰酸钾预氧化单元以去除原水中的嗅味以及控制三氯甲烷等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生成。地下水处理系统包括跌水池、除铁除锰快滤池以及氯消毒工艺,以抑制水中残余病原微生物的的再度繁殖。设计的最后为该给水工程的概算,包括基建费用、年经营费用以及单位制水成本。本设计是对整个工程的详细说明,它是绘制图纸的依据。
关键词:供水;多水源供水系统;常规水处理常规工艺;预氧化;除铁除锰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1 城市概况 1
1.2 原始资料 1
1.2.1 设计题目 1
1.2.2 原始资料 1
1.3 毕业设计内容 5
1.3.1 城市给水管网的扩大初步设计 5
1.3.2 取水构筑物设计 6
1.3.3 净水厂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 6
1.3.4 二级泵站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 6
1.3.5 城市给水工程的总概算和成本估计 6
1.3.6 专题 6
第2章 输配水工程设计计算
2.1 输配水管线布置 7
2.1.1 输配水管线线路选择 7
2.1.2 配水管网布置 8
2.2 供水方案的选择 9
2.3 统一给水方案设计计算 10
2.3.1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10
2.3.2 全市最高日逐时用水量 12
2.3.3 全市最高日消防时用水量计算 13
2.3.4 清水池容积计算 14
2.3.5 管网定线 14
2.3.6 管网水力计算 15
2.3.7 管网平差 18
2.3.8 输水管水力计算 18
2.4 分质供水方案设计计算 19
2.4.1 概述 19
2.4.2 最高日用水量 19
2.4.3 全市最高日逐时用水量 20
2.4.4 全市最高日消防时用水量计算 21
2.4.5 清水池容积计算 21
2.4.6 管网定线 21
2.4.7 管网水力计算 22
2.4.8 管网平差 23
2.4.9 输水管水力计算 23
2.5 多水源供水方案设计计算 23
2.5.1 概述 23
2.5.2 最高日用水量 24
2.5.3 全市最高日逐时用水量 24
2.5.4 全市最高日消防时用水量计算 24
2.5.5 清水池容积计算 24
2.5.6 管网定线 24
2.5.7 管网水力计算 25
2.5.8 管网平差 25
2.5.9 输水管水力计算 25
2.6 二泵站水泵扬程估算 26
2.6.1 各区服务水头计算 26
2.6.2 统一供水方案二泵站水泵扬程 26
2.6.3 多水源供水方案二泵站水泵扬程 27
2.7 本章小结 28
第3章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与方案校核
3.1 统一供水方案经济估算 29
3.2 分质供水方案经济估算 30
3.3 多水源供水方案经济估算 31
3.4 供水方案的选择 31
3.5 多水源供水方案管网校核 32
3.5.1 消防校核 32
3.5.2 事故校核 33
3.6 管网等水压线的绘制 35
3.7 本章小结 35
第4章 地表水取水工程设计
4.1 水源的选取 37
4.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37
4.2.1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 37
4.2.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型式的确定 37
4.3 进水间的设计计算 38
4.3.1 概述 38
4.3.2 进水孔和格栅的设计 38
4.3.3 格网的设计 39
4.3.4 进水间平面布置 40
4.3.5 进水间高程布置与计算 40
4.3.6 格网起吊设备的计算 42
4.3.7 排泥与启闭设备 43
4.3.8 防冰措施 43
4.4 地表水取水泵房的设计计算 43
4.4.1 设计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43
4.4.2 初选水泵和电机 44
4.4.3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计算 47
4.4.4 水头损失的计算和扬程的校核 48
4.4.5 泵房高程布置 50
4.4.6 附属设备 52
4.5 本章小结 53
第5章 地表水净水厂设计
5.1 厂址的选择 54
5.2 工艺流程的选择 54
5.2.1 原始资料 54
5.2.2 主要设计依据 54
5.2.3 水厂设计流量 55
5.2.4 工艺流程选择 55
5.3 加药间设计 57
5.3.1 混凝剂投量 57
5.3.2 混凝剂的投加 57
5.3.3 预氧化系统设计 59
5.3.4 加药间和药库的设计 61
5.4 混合设备设计 62
5.5 反应池设计 63
5.5.1 设计水量 63
5.5.2 反应池形式及设计参数的确定 63
5.5.3 池体的设计 64
5.5.4 水头损失的计算 66
5.5.5 GT值计算 67
5.5.6 反应池排泥系统设计 67
5.6 沉淀池设计 68
5.6.1 设计参数的确定 68
5.6.2 池体尺寸计算 69
5.6.3 进水系统设计 70
5.6.4 出水系统设计 70
5.6.5 沉淀池斜管选择 72
5.6.6 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 72
5.6.7 核算 75
5.7 滤池设计 76
5.7.1 设计参数 76
5.7.2 池体设计 77
5.7.3 进出水系统设计 79
5.7.4 反冲洗及出水系统设计 85
5.7.5 过滤系统设计 87
5.7.6 排水系统设计 87
5.7.7 反冲洗水的供给 89
5.7.8 反冲洗空气的供给 92
5.8 加氯间设计 95
5.8.1 加氯点的选择 95
5.8.2 加氯量的计算 95
5.8.3 加氯设备的选择 95
5.8.4 加氯间和氯库的布置 96
5.8.5 辅助设备 98
5.9 清水池设计 98
5.9.1 清水池平面尺寸确定 98
5.9.2 配管及布置 99
5.9.3 清水池的布置 99
5.10 水厂平面与高程布置 101
5.10.1 水厂平面布置 101
5.10.2 水厂高程布置 103
5.11 本章小结 105
第6章 地表水二泵站设计
6.1 工作制度确定 106
6.2 水泵的选取 107
6.2.1 扬程的确定 107
6.2.2 初选水泵和电机 107
6.2.3 水泵工况点的确定 109
6.2.4 消防校核 110
6.3 水泵间布置 110
6.3.1 水泵基础设计 110
6.3.2 水泵平面布置 110
6.3.3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设计 111
6.3.4 吸水井设计 112
6.3.5 水头损失的计算和扬程的校核 113
6.3.6 泵房高程布置 114
6.4 附属设备 117
6.4.1 采暖 117
6.4.2 通风设备 117
6.4.3 引水设备 117
6.4.4 排水设备 118
6.4.5 计量设备 118
6.5 本章小结 118
第7章 地下水取水工程设计
7.1 井群位置设计与布置 119
7.1.1 井群位置设计 119
7.1.2 井群平面布置 119
7.2 井群设计计算 119
7.2.1 设计资料 119
7.2.2 井群设计计算 120
7.3 选择抽水设备及确定安装高度 123
7.3.1 抽水设备的选择 123
7.3.2 压水管路设计 124
7.3.3 水泵复核 125
7.3.4 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125
7.3.5 深井泵房设计 125
7.3.6 井管构造设计 126
7.3.7 含水层渗透稳定性的校核 126
7.4 本章小结 127
第8章 地下水净水厂设计
8.1 厂址的选择 128
8.2 工艺流程的选择 128
8.2.1 原始资料 128
8.2.2 主要设计依据 128
8.2.3 水厂设计流量 128
8.2.4 工艺流程选择 128
8.3 跌水池设计 129
8.3.1 设计参数的选择 129
8.3.2 跌水池的设计计算 129
8.4 除铁除锰快滤池设计 130
8.4.1 设计参数的选择 130
8.4.2 平面尺寸计算 130
8.4.3 滤池高度 131
8.4.4 配水系统设计 132
8.4.5 洗砂排水槽设计 136
8.4.6 滤池各种管渠设计 138
8.5 消毒 140
8.5.1 消毒剂及加氯点的选择 141
8.5.2 加氯量的计算 141
8.5.3 加氯设备的选择 141
8.5.4 加氯间和氯库的布置 141
8.5.5 辅助设备 142
8.6 清水池设计 142
8.6.1 清水池平面尺寸确定 142
8.6.2 配管及布置 143
8.6.3 清水池的布置 143
8.7 水厂平面与高程布置 144
8.7.1 水厂平面布置 144
8.7.2 水厂高程布置 144
8.8 本章小结 146
第9章 地下水二泵站设计
9.1 工作制度确定 147
9.2 水泵的选取 148
9.2.1 扬程的确定 148
9.2.2 初选水泵和电机 148
9.3 水泵间布置 152
9.3.1 水泵基础设计 152
9.3.2 水泵平面布置 152
9.3.3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设计 153
9.3.4 吸水井设计 154
9.3.5 水头损失的计算和扬程的校核 155
9.3.6 泵房高程布置 156
9.4 附属设备 159
9.4.1 采暖 159
9.4.2 通风设备 159
9.4.3 引水设备 159
9.4.4 排水设备 160
9.4.5 计量设备 160
9.5 本章小结 160
第10章 设计总概算及制水成本
10.1 工程概况及设计规模 161
10.2 工程基建总投资 161
10.2.1 取水工程 161
10.2.2 净水工程 162
10.2.3 输水工程 166
10.2.4 配水工程 166
10.2.5 固定资产投资 167
10.3 年经营费用与单位制水成本 167
10.3.1 年经营费用 167
10.3.2 单位制水成本 169
10.3.3 年折算费用 170
10.4 本章小结 170
结 论 171
参考文献 172
致谢 173
附录1 外文翻译 174
附录2 外文翻译原文 188
附录3 专题 197
附录4 统一供水方案水量计算表 204
附录5 统一供水方案清水池容积计算表 205
附录6 统一供水方案沿线流量计算表 206
附录7 统一供水方案节点流量计算表 207
附录8 统一供水方案初分流量、初拟管径信息图 208
附录9 统一供水方案最高时平差结果 209
附录10 分质供水方案水量计算表 213
附录11 分质供水方案清水池调节容积的计算 214
附录12 分质供水方案沿线流量计算表 215
附录13 分质供水方案节点流量计算表 216
附录14分质供水方案初分流量、初拟管径信息图 217
附录15 分质供水方案最高时平差结果 218
附录16 多水源供水方案最高时初分流量、初拟管径信息图 222
附录17 多水源供水方案最高时平差结果 223
附录18 多水源供水方案消防时初分流量信息图 227
附录19 多水源供水方案消防时平差结果 228
附录20 多水源供水方案事故时初分流量信息图 232
附录21 多水源供水方案事故时平差结果 233
附录22 等自由水压线图 237
附录23 一泵站水泵并联工作工况图 238
附录24 地表水二泵站300S58型水泵并联工作工况图 239
附录25 二泵站300S58型水泵效率曲线图 240
附录26 井群互阻时井的出水量 241
附录27 井群连接管路水力计算表 242
附录28 各单井流量及所需扬程一览表 243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