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包括:
Word说明书1份,共262页,约100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13张
摘 要
根据设计任务书原始资料,对某城镇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
某城镇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服务面积达4369 ha,2020年服务人口为67.5万,2030年规划服务人口为80.2万。
某城镇排水工程包括排水管网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工程两部分。
某城镇排水管网新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老城区进行截留式合流制改造。工业废水由工业园区自行处理达到《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再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中送往污水厂统一处理。新城区雨水就近排入水体,老城区合流管道部分雨水一级处理后溢流,并考虑一定的雨水调蓄措施。排水管网按远期2030年人口规模设计。
某城镇设置污水处理厂一座,厂址选在该城镇沙溪组团,其位于嘉陵江下游及下风向处。该污水处理厂近期旱季规模为18万m3/d,近期雨季规模为25万m3/d,远期旱季规模为25万m3/d,远期雨季规模为32万m3/d,远期占地18.30 ha,按照近期建设,远期预留建设用地。进水水质根据实际检测与参照临近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相结合确定,出水水质标准采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A标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型氧化沟工艺。
本工程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且用地较为紧张,故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处理后的污泥外运至污泥处置中心集中处置。
关键词:城镇污水,排水管网,截留式合流制,污水处理,一级A标,
A2O型氧化沟,污泥处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
引 言 1
1 概述 2
1.1 项目名称 2
1.2 编制依据 2
1.3 编制原则 3
1.4 城市总体规划要点 4
1.5 城镇概况 5
1.5.1 基本概况 5
1.5.2 工程自然条件 6
1.6 历史人文概况 8
1.7 城市现状建设情况 8
1.8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9
2 总体方案论证 11
2.1 工程目标 11
2.1.1 建设年限 11
2.1.2 服务范围 11
2.2 污水体制 11
2.2.1排水体制现状 11
2.2.1排水体制的选择 11
2.2.2 工业废水的处理与排放 13
2.3 污水管网系统方案论证 14
2.3.1 组团地形情况说明 14
2.3.2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原则 15
2.4 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 16
2.4.1 服务人口预测 16
2.4.2 污水量预测 16
2.4.3 工程建设规模确定 17
2.5 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 17
2.5.1 建设模式的分类和特点 17
2.5.2 选择建设模式的原则 18
2.5.3 建设模式方案 18
2.6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20
2.6.1 选址原则 20
2.6.2 污水厂厂址方案比较 20
2.7 污水进出水水质确定 23
2.7.1污水厂进水水质预测原则 23
2.7.2进水水质 23
2.7.3出水水质 25
2.8 污水厂处理工艺选择 25
2.8.1 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25
2.8.2 进水特点与分析 26
2.8.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 27
2.8.4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方案 29
3 排水管网工程 31
3.1 污水管道定线 31
3.1.1污水管定线原则 31
3.1.2 污水管道布置方案 31
3.1.3 污水主干管 33
3.1.4 部分特殊管段处理方案 33
3.2雨水管道定线 34
3.3 管道的材质及断面形式 34
3.3.1 管渠的断面形式 34
3.3.2 管道材质的确定 34
3.4雨污合流管道定线 36
3.5 污水管道设计原则以及计算参数的选择 36
3.5.1 污水管道设计原则 36
3.5.2 污水管道计算公式及设计参数的确定 36
3.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37
3.6.1 划分设计管段 37
3.6.2 计算设计流量 38
3.6.3污水干管水力计算 38
3.5.5管段埋深及衔接 39
3.6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42
3.6.1设计管段编号 42
3.6.2计算设计流量 42
3.6.3管道水力计算 44
3.6.4管道衔接及埋深 45
3.7雨污合流管道设计计算 46
3.7.1设计管段划分及设计管段编号 46
3.7.2计算设计流量 46
3.8 管道附属构筑物 47
3.8.1检查井、消能井、跌水井 47
3.8.2雨水口及出水口 48
3.8.3倒虹管 48
3.9排水管渠的材料、接口及基础 49
3.9.1 管道材质的确定 49
3.9.2管道接口及基础 50
3.10管网工程量 51
4 污水处理工程 53
4.1 设计流量 53
4.2 构筑物及设备选型 54
4.2.1 粗格栅 54
4.2.2 提升泵站 56
4.2.3 细格栅 56
4.2.4 曝气沉砂池 56
4.2.5 高负荷初沉发酵池 57
4.2.6 生物池 58
4.2.7鼓风机房 59
4.2.8辐流式二沉池 60
4.2.9 网格絮凝池 60
4.2.10 斜管沉淀池 61
4.2.11 滤布滤池 61
4.2.12 紫外消毒渠 62
4.2.13加药间 63
4.2.14 中水回用 63
4.2.15 贮泥池 63
4.2.16 污泥浓缩脱水间 63
4.3 构筑物尺寸及设备 64
4.3.1中格栅 64
4.3.2提升泵房 66
4.3.3 细格栅 67
4.3.4 曝气沉砂池 68
4.3.5 高负荷初沉发酵池 69
4.3.6 生物池 70
4.3.7 鼓风机房与配电室 76
4.3.8辐流式二沉池 78
4.3.9 网格絮凝池 79
4.3.10 斜管沉淀池 80
4.3.11 滤布滤池 80
4.3.12 紫外消毒渠 81
4.3.13 巴氏计量槽 81
4.3.14加药间 82
4.3.14 中水回用 83
4.3.15 贮泥池 84
4.3.16 污泥浓缩脱水车间 84
4.3.17在线监测仪表间 87
4.3.18其他 88
4.4 平面布置 89
4.4.1设计原则 89
4.4.2平面布置 90
4.5方案比较 92
4.5.1方案技术特点 92
4.5.2投资估算 93
4.5.3成本测算 93
4.5.4技术经济比较 93
4.6高程布置 94
4.6.1 设计原则 94
4.6.2 高程布置 94
4.7污水厂工程量 99
5 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 100
5.1 管理机构 100
5.2 人员编制 100
总结 101
参 考 文 献 102
附录A:计算书 106
1 排水管网设计计算 106
1.1 综合生活污水定额 106
1.2 工业污废水设计流量 107
1.2.1设计参数: 107
1.2.2设计计算: 107
1.3 合流制管渠设计计算 108
1.4 雨水管道设计计算 108
1.4.1 划分设计管段 108
1.4.2 量取汇水面积 108
1.4.3 计算设计流量 109
1.3 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111
1.3.1划分设计管段及计算设计流量 111
1.5.2 主干管道水力及高程计算 117
2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121
2.1 设计水量、水质及处理程度 121
2.1.1 设计流量 121
2.1.2 进水水质 123
2.1.3 出水水质 123
2.1.4 处理程度 123
2.2构筑物设计计算及设备选用 124
2.2.1 中格栅 124
2.2.2 提升泵房 128
2.2.3 细格栅 132
2.2.4 沉砂池 134
2.2.5 高负荷初沉发酵池池 137
2.2.6 生物池 140
2.2.7 鼓风机房与配电间 156
2.2.8 辐流式二沉池 160
2.2.9 网格絮凝池 164
2.2.10 斜管沉淀池 168
2.2.11 滤布滤池 171
2.2.12 紫外消毒渠 172
2.2.13 巴氏计量槽 175
2.2.14 加药间 175
2.2.15中水回用 177
2.2.16贮泥池 179
2.2.17污泥浓缩脱水车间 179
2.2.18在线监测仪表间 185
2.2.19其他 185
2.3管线计算 189
2.3.1 生产管线 189
2.3.2污泥管线 191
2.3.3厂区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 192
2.3.4事故排放管 192
2.3.5放空管 192
2.3.6超越管 193
2.3.7空气管 193
2.3.8中水给水管 193
2.3.9加药管 193
2.3.10上清液回流管 193
2.3.11溢流管 193
2.4高程计算 193
2.4.1提升泵站前 193
2.4.2提升泵站后 193
附录B:投资成本估算 198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