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龙图网在线图文分享平台-CAD图纸,设计说明书,工业设计3D模型,三维软件下载!   客服QQ:2363701252
热搜:

工艺夹具 模具设计 数控编程 土木工程 3D模型

K677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杜儿坪煤矿1.8Mta新井设计 下载积分:300 资料编号: K677

1.打开支付宝或者微信扫描二维码。
2.填写金额:300 
3.添加备注,填写资料编号:
资料编号: K677
4.支付成功后,请发资料编号到邮箱:jxsj168@qq.com
会有专人在15分钟内把资料发到您邮箱
备注:如果付款忘记填写资料编号,则发邮件时附带您的交易明细截图即可。
请耐心等待,如超过30分钟还没收到,请联系客服QQ:2363701252
点击分享:

作品描述

作品包括:

Word版说明书1份,共122页,约54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5张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三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是杜儿坪煤矿1.8Mt/a新井设计。全篇共分为十个部分: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和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与运输、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杜儿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黄河以东吕梁山西侧,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带,受三川河河谷的控制,地势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渐次降低。东北缘和西南部分别有东南---西北向的三川河支流切过,因而形成东北、西南低,中间高的地势。大沟谷谷底一般宽十几米,最宽100m左右。地面高程除大沟谷底低于950m外,一般在950~1100m之间,最高点在井田东南部,标高1249m;最低点在井田西北部沟谷中,标高885m,最大高差364m。

地貌类型属梁状黄土丘陵,地形复杂,地面切割剧烈,沟谷纵横,新生界黄土广为覆盖,黄土丘陵绵延起伏,常见有黄土陡崖、黄土峭壁,垂直节理发育。冲沟多呈“V”字型,沟谷两侧及谷底基岩零星裸露。

4#煤层为可采煤层,厚度平均为4.48m,平均倾角为50。井田内工业储量为154.71Mt,可采储量为88.32Mt。矿井正常涌水量110m3/h,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并且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

杜儿坪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8Mt /a,服务年限为63.7a。矿井工作制度为“四六”制。矿井的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全部垮落一次采全高采煤法。矿井为立井单水平开拓。水平标高为+600m,采用立井开拓,主立井主要用于提升煤炭,副立井主要用于提升人员、矸石、和材料等。

矿井采用一矿一面的高效作业方式。工作面长度为200m。运输大巷采用胶带运输煤炭,轨道大巷无轨胶轮车运输

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通风方式,风井布置方式为混合式。


目    录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矿区概述 1

1.1.1地理位置 1

1.1.2地形特点 1

1.1.5矿区煤矿分布及其他生产情况 1

1.1.6气候条件 3

1.1.7水文情况 3

1.1.8地震 3

1.1.9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情况 3

1.2井田地质特征 4

1.2.1地形 4

1.2.2勘探程度 4

1.2.3地质综合柱状 5

1.2.4地质构造 5

1.2.5井田水文地质 10

1.2.6矿井涌水量 13

1.3煤层特征 13

1.3.1含煤性 13

1.3.2可采煤层 13

1.3.3煤的特征 15

1.3.4煤层瓦斯含量 22

1.3.5煤尘 22

1.3.6地温 22

1.3.7共伴生有益矿产 22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24

2.1井田境界 24

2.1.1井田范围 24

2.1.2开采界限 24

2.2矿井工业储量 25

2.2.1储量计算基础 25

2.2.2钻孔及勘探线分布情况 25

2.2.3勘探类型及储量等级的圈定 26

2.3矿井可采储量 27

2.3.1井田安全煤柱 27

2.3.2矿井可采储量 29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1

3.1矿井工作制度 31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1

3.2.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31

3.2.2井型校核 31

3.2.3矿井服务年限 32

4 井田开拓 33

4.1井田开拓的方案 33

4.1.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33

4.1.2工业场地的位置 35

4.1.3开采水平的确定及带区划分 35

4.1.4主要开拓巷道 35

4.2方案比较 35

4.2.1方案说明 35

4.2.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37

4.2.3方案一、三的经济比较 41

4.3矿井的基本巷道 44

4.3.1井筒 44

4.3.2井底车场 44

4.3.3主要开拓巷道 45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53

5.1 带区位置 53

5.1.1 带区煤层特征 53

5.1.2煤层顶底板岩石特征 53

5.1.3水文地质 53

5.1.4 煤层瓦斯,煤尘爆炸性和自然发火性 54

5.1.5 地质构造 54

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54

5.2.1带区准备方式确定 54

5.2.2采煤方法及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54

5.2.3 带区巷道布置 56

5.2.4 带区生产系统 57

5.2.5巷道掘进 57

5.2.6巷道的通风方式 60

5.2.7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 60

5.3带区主要硐室的布置 61

5.3.1带区煤仓 61

5.3.2带区变电所 61

6 采煤方法 63

6.1采煤工艺方式 63

6.1.1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 63

6.1.2工作面推进长度和推进方向确定 64

6.1.3回采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的确定 64

6.1.4采煤机的工作方式 65

6.1.5回采工艺 66

6.1.6确定回采工作面运煤方式 67

6.1.7确定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 69

6.1.8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 72

6.2回采巷道布置 76

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76

6.2.2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 77

7  矿井提升运输 79

7.1概述 79

7.1.1井下运输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79

7.1.2井下运输系统` 79

7.2带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79

7.2.1工作面及运输顺槽运输设备选型 80

7.2.2辅助运输设备的选型 80

7.3大巷运输设备的选择 80

7.3.1确定大巷的运输方式 80

7.3.2主运输系统与设备 81

7.3.3辅助运输方式的选择 81

8.1概述 83

8.2主副井提升 83

8.2.1主井提升设备选型 83

8.2.2副井设备选型 85

9.1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88

9.1.1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88

9.1.2矿井通风方案的技术比较 88

9.1.3通风方式的确定 89

9.1.4矿井通风类型的确定 90

9.1.5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的确定 91

9.1.6带区通风系统的要求 91

9.1.7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 92

9.2矿井风量计算 93

9.2.1风量计算的标准及原则 93

9.2.2采煤工作面需风量 93

9.2.3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94

9.2.4各种峒室需风量 96

9.2.5全矿总风量的计算 96

9.2.6风量分配 96

9.2.7矿井风速验算 96

9.2.8通风构筑物 97

9.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97

9.3.1计算原则 97

9.3.2确定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 98

9.3.3通风阻力的最大路线 98

9.4 矿井通风机的选择 100

9.4.1矿井的自然风压 100

9.4.2初选通风机 102

9.4.3电动机选型 103

9.4.4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要求 103

9.4.5反风、风峒的要求 103

9.5矿井灾害的防治措施 104

9.5.1瓦斯管理措施 104

9.5.2煤尘的防治 105

9.5.3防火 105

9.5.4防水 105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11

参考文献 114


温馨提示:

1、题目前面的备注【字母数字编号】为本站整理分类的编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选题时忽视;

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截图的简洁性,本站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及CAD预览截图,均为本站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原件超高清,下载后解压即可;

3、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图纸软件为AutoCAD,PROE,UG,SolidWorks,CATIA等;

4、本站所有图文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参考,不作为任何商用或其他用途;
5、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包修改,不支持退换,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线